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房产超市

主题: 行走在路上(一) 潢川棍子户外2018箭扣长城及塞外草原驴行之旅小集

  • 般若波罗密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27323
  • 回复:12
  • 发表于:2018/7/15 23:49:25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  行走在路上(一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潢川棍子户外2018年7月箭扣长城及塞外草原驴行之旅小集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序
      参加“潢川棍子户外”箭扣长城及塞外草原驴行之旅归来已经4天了,因为一回来就进入了上班状态,加上8天的旅程确实也有点累,所以一直就没有动笔。今天有几个朋友都问我这次旅途的游记写好没有,让我没法再偷懒下去。
      如何写这个游记呢,说实话我现在真没一个清晰的思路。要是简单的记录此次旅途的行程,那便如流水帐一般。
      抽了两根烟,虽然还没找到头绪,但还是决定落笔了。决定按照我自己对此次旅途的记忆,来回忆旅途中的景、人、物及点滴心情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出发
      7月1日凌晨4点30分,在睡梦中还处于出行前莫名兴奋的我被床头的闹钟叫起。快速的洗漱后,最后又检查了一遍头天晚上就已收拾好的背包,确认没有东西落下。
      临出门时,一声迷迷糊糊的“老爸再见”,从儿子房间里传来。不自觉的摇头一笑,看来是我早起的动静有点大了。于是回了声再见,便推门而出。
      夏季的天亮的很早,来到约定的集合地,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已经在这里有说有笑着等待了,大约又过了十来分钟,我们此次出行所包的大巴车来了,大家装包上车。
      随着发动机的一声轰鸣,载着31名驴友的大巴车驶离“大潢庄”,一路向北,“潢川棍子户外”的箭扣长城及塞外草原驴行之旅开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箭扣长城篇
      箭扣长城位于北京城郊怀柔,距怀柔城约30公里,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状,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。这里山势非常富于变化,险峰断崖之上的长城显得更加雄奇险要,是明代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,堪称万里长城精华所在。这里,也是我们此次驴行之旅的第一站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登九眼楼
      清晨6点,天色因为云层有点厚,所以显得有些暗。因为计划是当天将箭扣走完,所以大家都只需带上一天的水和中午一顿路餐就行了。
      简单的整理了背包,大家在箭扣长城山下西栅子村的农家院吃了早餐。早餐是粥、馒头和鸡蛋,鸡蛋一人一个,粥和馒头随便吃,管饱。
      农家院老板是个30岁左右的年青男子,还算比较热情。早餐后,年青老板送我们到了进山的小路入口后,看了看天色,他又不忘嘱咐了我们一声要注意安全。领队“俊棍”也再次提醒大家,尽量别携带金属物品上山。我想了想,最后还是把随身的一个金属保温水壶递给年青老板带了回去。因为箭扣长城的险不仅是因为其山陡崖深,还因为这里雷雨天气很常见,特别是夏季经常有雷击现象发生。随然天气预报当天是多云转阴,但还是小心点为好。
      告别了年青老板,我们一行31人沿着树林中的小路进山。按照计划,我们当天会先登北段的九眼楼,然后经西大墙到北京结,再经最精华最险的中段鹰飞倒仰、天梯、将军守关至涧口,最后由南段小布达拉至正北楼后下撤回西栅子村宿营地,全程约18公里。
      进山后没多久,就没有成形的路了,也没有看到长城的城墙,只能沿着手机上的户外助手轨迹图和以前驴友沿途留下的路标,在山林中穿行。闷热的树林里没有一丝风,再加上不断的拔高,让人很快就大汗淋漓。走了约有一个小时,在穿出一片密林后,终于在一道垭口处见到了一条大约两三米宽,由乱石块堆砌的路沿着山脊向上伸进右侧山林,依稀可辨这是一段倒塌的长城城墙所形成。
      沿着乱石路又攀行了二十来分钟,有着长城“万里长城第一楼”之称的九眼楼出现在眼前。九眼楼座落于一座名为火焰山的山顶,海拔1141米,为正方双层建筑,因每边有九个瞭望孔而得名,是万里长城之上规模最大,瞭望孔最多的敌楼。
      九眼楼是内外长城的交汇处,连接宣府(今宣化)、蓟州(今北京)和昌平三个军事重镇,在军事防御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。九眼楼内宽大,可驻兵存物,楼外有平台,可操练兵马。
      登上九眼楼,顺着残存的敌楼外墙爬上墙顶,虽然天色还很是阴沉,但依然可见在四周起伏的山峦中,有蜿蜒的灰白色城墙及方形敌楼,在道道山梁和座座峰顶上随着云雾翻滚而若隐若现。一时间,历史的影像仿佛又在群山间重现,冲天的烽火在山峰上熊熊燃起,滚滚的浓烟遮蔽了整个天空,战鼓擂动声、军士喊杀声、兵器碰撞声、战马嘶鸣声交汇在一起,谱就了一曲曲炎黄子孙、长城儿女抵抗外虏、誓保家园的悲壮史歌。
      “屠龙棍,快下来照相”。同行棍子们呼喊声的将我拉回了现实世界。
      在九眼楼停留了十多分钟,拍了些相片,我们又原路返回,沿垭口另一侧继续前行。身后,那曾经雄状无比的九眼楼又渐渐隐没在云雾中,但他那充满着执念的身影,却深深留在了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心里。

      征服“鹰飞倒仰”
    自九眼楼下垭口后,我们沿长城城墙顶行进,基本上没有好的路了,大多时候都需要手脚并用,这让我只好把自己那台“Canon5d”单反也装进了背包,再也没机会拿出来。经西大墙、北京结到达鹰飞倒仰脚下时还不到下午1点钟。在鹰飞倒仰脚下,我们短暂修整。
    “鹰飞倒仰”是北京箭扣长城,乃至万里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。这段长城修在几乎垂直的山体上,数百年的风化,让这段长城墙体和台阶几近完全坍塌,只剩下一些断裂的城砖和石块裸露在外,而两边都是深不见底的悬崖。远远看去就象是挂在山壁上一般。从近处看,要翻过鹰飞倒仰,就要从这段约有三层楼高、坡度超过80度、有的地点完全是90度的石壁砖堆上攀爬上去。
    在此次出行之前,我查阅了大量关于箭扣长城的资料和驴友们的攻略,了解了途中各关口的路况、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可能会遇到的险情,也可算是做足了功课,但当我真正站在这传说中的“鹰飞倒仰”下,仰望着峰顶时,还是不免心惊胆战,肾上腺素分泌明显加快,甚至迸出了想打退堂鼓的念头。
    修整中,大家集体摆造形拍了合影。原本有些紧张的情绪也平复了下来。
    平静下心跳后,升起的是昂扬的斗志。大家勒紧了背包的胸扣和腰扣,准备挑战“鹰飞倒仰”。竹棍和拐棍两个“强驴”率先向上攀爬,大家有序跟进,每人相隔一定距离,交错攀爬。
    我刚好是第9个攀爬的。我喜欢“9”这个数字,也把她当作我的幸运数字,因为我觉得“9”代表着极致,是最饱满的,而且是会带来无限可能的一个数字。我刚好是第9个攀爬,这或许是冥冥中上天对我的眷顾,会保佑我一切平安顺利。那一刻,我第一次感觉上天是如此的可爱。
    眼前只有灰白色的砖块,耳边只有呼呼而过的风声,双手只能死死扣住所能抓到的石头或砖块,双脚只能牢牢踩着任何一个可以踏脚的凸起,将整个身子紧紧贴在砖壁上,一点点的向上攀爬。我没敢回头,也没敢低头向下看,只是偶尔抬头向上看看,而一眼看到的居然只是前面一个人的鞋底。
    攀爬“鹰飞倒仰”,我不知道我用了多久,或许时间很长、或许时间很短;也不记得当时脑海中想了些什么,或许当时什么都没想,反正直到现在也记不起来。
    在上天的眷顾下,我顺利登顶。当我站到“鹰飞倒仰”顶端的残墙边,抓着崖壁旁的小松树第一次回头向下看时,我感觉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速度再一次飙升,甚至刹那间有些腿脚发软。重重地做了几个深呼吸,那种让人心惊肉跳的感觉才算消失。
    为确保安全,强驴“拐棍”等又从崖顶放下了登山绳,体型特殊的“俊棍”和有点恐高的“宝成”等几名队友,也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,成功克服自身困难,最终登顶。特别是12名女队友的“爆棚”,不但完美诠释了“巾帼不让须眉”,还给最后梯队的几名男队友提供了无穷的动力。
    站在“鹰飞倒仰”崖顶,大家心中不约而同地升起一种自豪感,那是一种属于挑战者的骄傲,属于征服者的自豪。
    向着天空大喊:“鹰飞倒仰”,我征服过。

         路遇“老外”
    在由天梯至涧口的途中,我们遇到了几个“老外”。一对留学生情侣,一个独行的年轻男子,都只有二十来岁。还有一对中年夫妻带着三个孩子,其中两个男孩大概十二三岁的样子,小女孩只有六七岁。没有问他们是哪国人,反正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。
    最先遇到的是那对留学生情侣,两人背着宿营帐篷,去往我们不久前刚翻过的天梯和鹰飞倒仰方向,看样子是要在长城上扎帐。大家用蹩脚的英语向他们说“Hello”,他们也笑着用中文说“你好”。竹棍和春之晓几人咧着嘴邀请对留学生情侣合影,那对情侣也高兴应邀。我没有与他们合影,只是礼貌的打了招呼就错身前行了。
    遇到独行的年轻老外,是在快到将军守关的路上。那段路只剩下40公分左右宽的长城墙体,一边是深谷,一边是长满荆棘的树丛。他前后各背一个双肩大包,看样子也是一个户外猛人。见他迎面走来,我下意识的靠向右侧树丛,想给他让路,谁知他也闪身给我让路,最后还是我示意让他先过。擦身而过是,他用带着那种老外说中文特有的口音说了声“谢谢”。
    最后遇到的是那对中年夫妻和他们的三个孩子。当时他们正在一个倒塌了的烽火台边休息,两个小男孩满脸汗水,小女孩紧攥着妈妈的手,显得好一些,但从红通通的脸上还是可以看出这个外国小姑娘有些累。
    看着三个外国小孩,我想到了儿子。我儿子和那两个小男孩年龄差不多大,这次出来没有带他,除了因为他暑假要上英语补习班外,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次出行强度比较大,担心儿子受不了。其实在报名此次出行时,我也打算带儿子一起,让他挑战一次自己,但考虑再三,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。这不仅是我,估计换作大多数中国孩子家长,都不会让孩子进行这种有风险的户外活动。
    中国这几十年来,由于独生子女的政策和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,让做父母的一方面始终把孩子紧紧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,不希望孩子面对任何一点来自外界的风险,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几成定式;另一方面永远是把孩子的考试分数放在第一位,希望孩子都能成为“学霸”考中“211”、“985”,从而成龙成凤。
    不可否认,爱护好孩子,让孩子长大成才是每一个做父母的责任和愿望,但往往现实却是骨感的。
    中国孩子,特别是在一些小城市里的孩子大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,面对最多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就是考试分数。为了保证考试成绩不落人后,各种补习班就充斥进了孩子们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,再加上对孩子一再放大、近乎病态的爱护,让孩子们在童年和少年时代丢掉了许多五颜六色、许多自由丰富,而留下的只有每天堆积如山作业试卷、不断拧紧的发条和越来越多的束缚。于是,如今中国孩子的挫折承受力弱、创造性思维差、传统文化教育缺失、挑战精神缺乏等一些问题日渐突出,一些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离家出走,甚至轻生的现象也不少见,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孩子的悲哀,是当前中国教育的悲哀。
    我也希望儿子不要被这种教育方式所淹没,但环境所限、形势所逼,也只能随众为之。只是想着以后尽力能多创造些机会让儿子锻炼锻炼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关于“团队”
    我们一行到达“将军守关”隘口时,已将近下午两点钟。由于体力的原因,我们的队伍分为两个队。体力还好的19人由竹棍、捌棍作为领队组成“强驴队”,继续沿涧口、小布达拉至正北楼走完箭扣长城南段。另外12人由俊棍带队从“将军守关”隘口下撤回西栅子村。
    两队分开时,提前下撤的队友纷纷将自己还剩余的水分给继续前行的我们。由于当天虽然是阴天,没有太阳,但闷热的天气和艰险的路程还是让我们有不少人低估了耗水量。我出发时带了一保温壶开水、一杯茶水和两瓶矿泉水,在进山前由于担心遇到雷击,就把金属保温壶交给山下农家院老板带回了,除了装着路餐的背包还背着一台“Canon5d”单反攀爬了十多公里的我,水消耗很大,走到“将军守关”时,就只剩两小口的水储量了。
    “天行健”是第一次参加我们“棍子户外”长途虐线的徒步,他年纪比我大两岁,走到“将军守关”时,右腿膝盖处疼,所以也就提前下撤。分开前,他把他还余的一满壶水倒给我大半。我问他第一次走这样的徒步感受如何,他说最大的感受就是这种团队精神真好,虽然很累,但整个心情很放松、很舒服。他还说他一直希望在单位也能营造一种这样的氛围,但一直没能实现。我很赞同他说的。
    “团队”一词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斯蒂芬·罗宾斯提出,他认为: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,相互作用,相互依赖的个体,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。我们“棍子户外”就是这样一个团队。
    “棍子户外”群自2015年建立以来,相继成功徒步穿越秦岭鳌太线、南太行山、贡嗄雪山、武功山、大五台(山)、腾格里沙漠等重装全虐线,完成了登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中岳嵩山、安徽九华山、天柱山等重装半虐线徒步,也进行了北京亲子游、青岛海边赶海、自驾大西北等腐败线游玩,更有无数次的乡郊野炊。
    在这一次次的出行中,大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“潢川棍子户外”;也是在这一次次的出行中,“潢川棍子户外”的旗帜留在了山之颠、林之深、漠之边、海之畔;更是在这一次次的出行中,让大家从相识到相熟再相交。重装时,大家两人一组分担负重;野营时,大家一起动手;疲累难耐时,大家彼此加油鼓励;遭遇困境时,大家互帮互助共渡难关。虽然户外法则中有着“三不借”一说,但当你觉得灌铅般双腿快要达到极限时,总有人会主动接过你背上沉甸甸的背包;当你舔着发干的嘴唇看着空空如也的水瓶时,总是会有人递来格外甘甜的水。在这里,没有钩心斗角,只有互帮互助;没有相互拆台,只有团结友爱;没有功利之争,只有公平共享。没有谁会在意谁背的重一些,谁付出的多一些,也没有谁会担心一句玩笑话就会得罪人。在这里,人都很纯粹,都只为一个目标:走好棍子户外的驴行之路。没有其他。
    正是因为这种纯粹,这种团队精神,才让“潢川棍子户外” 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中,犹如一眼喷流不息的清泉,有着无穷的生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挡灾
    下午6点多钟,我们安全返回西栅子村宿营地。当天夜,雨就下了起来。
    在一天的徒步攀爬途中,虽然天色一度限沉的很厉害,雾气很重,在过了九眼楼后甚至还滴了几滴雨,但总的来说天公还算作美,没有让我们遇上恶劣危险的雷雨天气,也没有让火辣辣的太阳进一步考验我们的意志。在遗憾没有拍到令自己满意的相片之余,也不由的暗叹我们运气还是不错的。
    说到运气,就不得不说到我的手机在上山前摔碎了屏一事。
    当时,我弯腰准备背背包,只听一声轻响,手机从外穿马甲口袋里掉了出来,捡起一看,手机屏幕上布满了雪花纹。那一刻,我心中不自觉的“扑通”一声,这还没进山,手机就摔了,这是吉是凶啊!
    虽然心中有着一丝不太好的感觉,但又舍不得此行就此中止,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在心里对自己说:俗话常说“破财消灾”,我这回是“碎物挡灾”。我虽是不信鬼神仙佛,但自认为从来没对任何神明有过不敬,也没做过什么坏事,所以神明还是会保佑我的。
    进山后,我走的很小心,总是好象有个声音时不时的出现,提醒我注意安全。后来在攀爬“鹰飞倒仰”时,我恰好排在第9个攀爬,这个位次刚好是我的幸运数字。那时,我真的相信了这世界冥冥中是有神明的,他一定会保佑我。
    晚上,我给家里打电话报了个平安,提及了手机屏摔碎一事,老婆对我“碎物挡灾”的之言没作回答。不过我想,不管这“碎物挡灾”一说是不是真的,但只要人是平安的,那信它又有何妨。
    古人说过,头顶三尺有神明,人之所做天都会知道。因此我觉得人还是要有一些敬畏之心才好。

各位看官们,抱歉了,图片不知怎么回事,死活是传不上!
(待续。敬请继续关注《行走在路上(二)》)

  
  • 紫幽泽愿
  • 发表于:2018/7/16 0:24:52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沙发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文笔真不错,期待完整图文并茂篇以享眼福
  
  • 春之晓
  • 发表于:2018/7/16 0:26:17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板凳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好文
  
  • 发表于:2018/7/16 7:39:40
  • 来自:北京
  1. 4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写的不错??
我行我素
  
  • 骑牛抱羊载狗
  • 发表于:2018/7/16 7:43:36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5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吨吨吨吨
  • 快乐的风
论坛知名会员摄影俱乐部成员
  • 发表于:2018/7/16 7:58:11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6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好帖留名
  • 飘
  • 发表于:2018/7/16 9:07:41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7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
  • 乐乐
  • 发表于:2018/7/16 9:19:30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8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文笔真好,如同身临其境
  • 风花雪月
  • 发表于:2018/7/16 9:46:36
  • 来自:海南
  1. 9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心若在梦就在
  • 鹑火
  • 发表于:2018/7/16 14:53:33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10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虽然没有图,但这样看文字更入境,因为用心记录的不仅是所见所感,更重要的是自我的反思,从对孩子教育的反思,到团队的阐释,还有"挡灾"的小确幸,每一个字都出于真性情,让我看到了多才的潢蜂和温暖的棍子团队,期待续集
  • 个性昵称
  • 发表于:2018/10/21 5:51:43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11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有机会也想加入你们团队徒行大江南北
百姓吐槽
  • 游民
  • 发表于:2018/10/21 8:59:22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12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文笔不错,读后仿佛身临其境。棍子户外,好样的
我为潢川操碎心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