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潢川县第二届“最美退役军人”事迹展播——李延学

  • 退役军人事务局
楼主回复
机构、单位认证机构、单位认证
  • 阅读:4336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20/8/1 16:32:56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
李延学,男,汉族,49岁,中共党员,1983年3月入伍,在部队期间他表现突出,先后当过副班长、班长,受过团嘉奖1次,营嘉奖3次,并于1990年6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1991年12月退伍,现任潢川县人社局培训考务中心主任。2005年、2006年、2007年均获潢川县人社局“个人先进工作者”,2009年获潢川县“优秀共产党员”,2011年获潢川县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。

真蹲实驻,扎根基层
2017年4月,受组织选派到伞陂镇长青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,任扶贫工作队队长。任职以来,他认真履行职责,积极落实脱贫政策,帮助长青村理思路、谋发展,定规划、争项目,为长青村的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倾注了心血、付出了真情。

他以村为家,足迹踏遍了长青村的每一个角落,在春播繁忙的田间地头,在晚归休憩的农户家中,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,鞋子都磨破了两双。在深入调研,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,制定了帮扶工作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,并提出了“强班子、夯基础,调结构、兴产业”的工作思路,为长青村的发展明确了方向。驻村以来,已记不清流了多少汗水,加了多少次班,吃了多少桶泡面。记不清多少次冒着高温、酷暑,狂风、暴雨,大雪、严寒,行走于贫困户之间。村里的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、致贫原因、帮扶措施、帮扶联系人等信息他都了如指掌,比包片的村干部还熟悉。2019年9月,为精准落实危房改造等扶贫政策,他在走访双女户唐明江的过程中,骑电瓶车摔倒,头部缝疗7针,身上多处擦伤,在医院经过简单治疗,两天后,他带着伤又回到工作岗位上。村干部劝他多休息几天,把伤养好再来,他说“思想工作做的差不多了,再加把劲,就能解决的危房改造问题,不能松劲啊”。

甘于奉献,倾力帮扶
李延学家中父母年过80,常年多病,生活不能自理,妻子照顾两个孩子上学的同时,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依然坚持“六天五夜”驻村帮扶,从没有因家庭原因影响帮扶工作。以2019年2月,正值迎接全省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的关键时期,正在走村入户排查贫困户政策落实情况的李队长,突然接到他妻子电话,说他父亲生病了,让他抓紧时间回去。他握着手机沉思了一会说道:“我知道了,你先带去医院看病,等我迎接完检查后就回去。”接着,他拨通了朋友的电话,安排他朋友尽快带他父亲去看病,帮忙照顾他父亲。这时,村干部们纷纷劝李队长赶紧回去带他父亲看病,但是李队长态度坚定地说:“在这脱贫摘帽的关键时刻,我不能走,不把全村排查一遍,不把工作做扎实,我的心放不下”。然后又继续和村干部们一起开展排查,直到深夜。正是在李队长这种“为大家舍小家”的革命情怀和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的感召下,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勠力同心,攻坚克难,补短板、强弱项、促提升,全面做实做细脱贫攻坚工作。2018年、2019年,长青村连续两年获得县委、县政府授予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和“脱贫攻坚先进村集体”。

真抓实干,助力脱贫
他任驻村工作队长以来,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着力点,结合长青村本地产业发展情况,制定了长青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,以群众熟悉、有资源、投资小、见效快、门槛低、易学习、价格高、销路好、无污染的产业为重点,选择小龙虾养殖、芡实和猫爪草种植作为长青村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。充分发挥县人社局的部门优势,在群众家门口开办“点菜式”培训班,增强群众种养殖技术,在种植、养殖特色产业上做文章,扶持创办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和家庭农场,帮助壮大发展规模,创新“大户带小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利用从种苗赊账、技术指导、成虾包销等方面引领带动74户贫困户参与养殖小龙虾,发展规模587.5亩,年产值达120万元以上。支持28户贫困户种植猫爪草,亩产值达3500元以上。支持52户贫困户种植芡实,亩产值达3000元以上。2017年,在走访陈毛营组毛乾海家中时,了解到他有养殖小龙虾的想法,但是缺少资金支持,思想上有顾虑。为了消除毛乾海思想顾虑,李延学积极帮助他申办了返乡创业贴息贷款30万元,租赁260亩土地,发展“虾稻共作”, 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,年收入30万元以上,并成功创办了长青村首家合作社——潢川县盛塘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。目前,合作社带动全村40多户贫困户参与养殖小龙虾,并为周边70余户养殖人员做免费技术指导,为贫困户自主创业发挥了带头作用。

贴心服务,真挚为民
自疫情发生以来,李延学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抓脱贫攻坚,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。他主动排查外出务工人员信息,寻找薄弱环节,查遗补漏,打好“补丁”,把疫情防控的防线扎得更牢、织得更密。在他的带领下,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,坚决克服麻痹思想,摒弃厌战情绪,杜绝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,疫情不解除、防控不停歇,确保了疫情防控“零失误”。为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主动性、精准性,在疫情防控期间,他带领驻村队员和村干部逐村逐户摸清贫困群众外出务工情况、农畜产品积压情况、扶贫项目复工复产情况,全力以赴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 。对于暂时无法外出的,他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的优势,联系向其推介县内企业招聘岗位,并积极争取公益性岗位,帮助400余名转移就业困难的人员解决就近就地就业,保证了脱贫户稳定增收,实现了“就业一人,脱贫一户”。同时,他积极通过微信、网络和亲朋好友,积极为长青村杨佃锋、郭克明等贫困户销售积压的农畜产品。至目前,销售鸭子1000余只,鹅100余只,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,增加了贫困户收入。

欲问秋果何所累,自有春风雨潇潇。李延学在长青村不计回报的付出,用双脚丈量民情,用热情打动民心,用真心换来真情,始终与群众心连心,用心谋事,踏实干事,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和一名退役军人的使命和担当,为群众铺就了致富路,赢得了群众的爱戴。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