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乡贤懒悟与陈独秀的家人

  • xiaofeng0280
楼主回复
论坛在职版主潢川志愿者
  • 阅读:3653
  • 回复:2
  • 发表于:2021/10/28 8:47:54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
 

坐落于安庆迎江寺内的振风塔

 



懒悟是潢川人,是我们的乡贤,是家乡的骄傲。他曾在安徽安庆迎江寺生活了25年。

懒悟到安庆大概是在1931年前后,此前他在九江东林寺隐居。据说他乘船过安庆,见振风塔巍然耸天,免不了下来一走,结果让住持本僧及常住竺庵、心坚二师诚心挽留。这一留,让懒悟在安庆呆了整整25年。懒悟居迎江寺时,画名颇盛。据说有一年,懒悟家乡河南遭遇洪水,其乡有画家某某流浪至安庆,在街头卖画为生,生意清冷。有人给他出主意说,你若想生意好,就要改画山水,落款署懒悟的名。画家以计行事,生意果然很好。懒悟得知后,便去街头找到画家,问明情况,知道是老乡,且迫于生计,对画家说:我就是懒悟,只要你生意好,今后就署我的名字卖画吧!

2012年4月24日,安庆市懒悟艺术馆开馆。艺术馆的馆长张庆先生可以说是最了解懒悟的人。这源于他的祖父张国范。在安庆,老一辈人说到张国范,几乎没有不知道的。他是伤科医生,但他的武术名气,又远比医术大得多。同是生活在安庆的社会名流,张国范与画僧懒悟成为莫逆之交,也就不存在悬念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一个佛界高僧,一是杏林高手,都是统战部门团结的重点人物。懒悟1954年被推选为人大代表,参加了安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。而张国范,作为武术界和医学界的权威,也当选为安庆市政协委员。安庆懒悟艺术馆所收藏的懒悟作品多为懒悟赠予张家的家藏。

张庆先生是安庆市政协委员,他写了一篇《懒悟和陈独秀一家子》的文章,介绍了我们这位乡贤和同属安庆(陈独秀,安徽省怀宁县十里铺人,今属安庆市)的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及其家人的渊源。该文被收录在2021年第8期《纵横》杂志,标题为《懒悟和陈独秀家人的交往》:

安庆市懒悟艺术馆是一家地域性的民营展馆,有着两大收藏体系。其一是安庆迎江寺画僧懒悟的书画作品,在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美术教育体制的碰撞中,形成了独立尘表的一道风景;其二是清初、民国到当今已故的安庆历史名人的书画及文献,林林总总逾百件,算得上“兵多将广”。而能扛“帅旗”的,惟有五四运动总司令、中国共产党一到五大总书记陈独秀的一幅书法条屏。这幅作品提及陈独秀和李大钊在日本的首次会晤,是研究中共党史的重要史料。作为两大灵魂级别的藏品,懒悟和陈独秀之间,会有什么样的瓜葛呢?

记得1981年10月2日,《安庆新闻报》的“皖城古今谈”专栏,发表了懒悟弟子唐大笠先生的一篇短文《陈昔凡遗稿,懒和尚补就》。文中的陈昔凡,是陈独秀的四叔,因膝下无子,便将陈独秀过继为嗣子。陈昔凡是光绪元年(1875年)举人,任过辽阳的知州、新民的知府。不过陈昔凡痴迷收藏,是沈阳和北京“崇古斋”古玩店的隐身掌柜。陈昔凡私淑沈石田、王石谷、刘石庵、邓石如,遂颜其居为“四石师斋”。

唐先生文中叙述的是一幅陈昔凡的未竟画稿,为安庆藏家吴云(字信友)先生所得。1947年,吴云请迎江寺的懒悟和尚补就。4年后,懒悟重审又题:

“石谷子一派笔调,学者极众,前清我皖姜颖生、陈昔凡两先生当推海内第一。此幅系昔凡先生之遗稿也。丁亥冬吴君信友携来画就其下部,而上半幅只有勾稿未画。吴君嘱为补拙,故强试俚毫完成此幅。见者勿以我为多事,信有居士一笑。懒悟并志”

懒悟画跋中的石谷子,便是陈昔凡推崇的王石谷。清代画坛,“四王”一统天下。皖省学“四王”而卓有成就者,如黄宾虹在《近数十年画者评》中所论:“陈昔凡、姜颖生皆左清晖(王石谷)而右麓台(王原祁)者也”。而懒悟早年学王石谷亦深谙其妙,故所补部分浑然一体。如果不是题识及“陈衍庶字锡蕃”的白文压脚印,很难分辨是出自两人之手。

兼为懒悟和林散之双重弟子的唐先生,在文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:“昔凡终生囿于石谷子一家法,未能脱去窠臼,至多只是一把临古的好手;懒悟则不然,他以‘四王’为起点,远溯宋元,晚年力学新安画派,有他自己的建树和独特风格”。

懒悟和陈独秀嗣父陈昔凡的书画缘,成了皖江艺苑的一件趣谈。而懒悟和陈独秀本人有没有交集呢?懒悟1931年寄寓安庆迎江寺时,陈独秀已被中国共产党开除,住在上海的法租界。次年10月陈独秀被捕,在国民党的大牢里关押了4年10个月零8天。出狱后,陈独秀经汉口抵达四川的江津,在鹤山坪的石院墙,度过了其一生最后的岁月。而抗战军兴,懒悟避祸于舒城的春秋山、肥西的紫蓬山,辗转到了战时的安徽省政府临时所在地立煌(今金寨县),和陈独秀的活动轨迹,基本上是“南辕北撤”。

不过,我在查阅懒悟档案时,发现1956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中,有这样一段记述:懒悟在闽南佛学院读书时,参加过陈独秀领导的学生运动。懒悟是1927年就读于闽南佛学院的,佛学院和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毗邻。1924年厦门大学曾发生过学潮,1926年厦门大学的三名年轻学生罗扬才、罗秋天、李觉民,组建了福建省的第一个中共组织——中共厦门大学党支部。他们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,在学生中广泛传播《新青年》《响导》《中国青年》等书刊,进一步推动了厦门大学的学潮。

1927年底,闽南佛学院也闹起了学潮,主张废除僧衣、改穿普通学生装,反对为死人超度,提倡主办学校医院等。懒悟、传戒等被推选为学生会执委,学潮持续了2个多月。1928年3月,懒悟离开厦门回到杭州灵隐寺。传戒则回到家乡江阴,秘密加入了共产党。后遭国民党通缉,1931年在杭州灵隐寺具足戒。传戒便是后来的全国政协常委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。

闽南佛学院的学潮和厦门大学的学潮,或多或少有些干系。至于懒悟参加过陈独秀领导的学生运动,似乎有些牵强。不过懒悟也好、传戒也好,主动也好、被动也好,在那个大时代的背景下,他们都不可避免的感触过陈独秀的启蒙思想。所以,在1956年的调查报告中,便有了懒悟在闽南佛学院期间,思想上有倾向进步的结语。

懒悟在灵隐寺,结识了杭城的富二代唐云、净慈寺的僧人若瓢、杭州国立艺术院的学生葛康俞。新中国成立后,唐云出任上海中国画院的院长,若瓢从香港寄寓上海吉祥寺,以兰竹享名画坛。葛康俞是陈独秀的外甥,1950年被聘为国立南京大学艺术系的教授。西子湖畔的一段相识相知,激发了懒悟的艺术潜质。自此,懒悟寄情青灯蒲团,以绘画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,被称为中国美术史上的最后一位画僧。

1947年,陈独秀的三儿子陈松年、侄子陈遐年,将陈独秀的灵柩从四川江津运抵安庆,下葬的人群里就有懒悟的旧雨葛康俞、葛康衮(字孝彝)。这一年,葛康俞从国立安徽大学转任南京的中央大学,而陈遐年、葛康衮则留在安庆的国立安徽大学任教,他们都是懒悟的方外友。懒悟禅房里张挂的宋代无款百雀图,就是陈遐年所赠。懒悟艺术馆里也典藏了一幅懒悟画给孝彝(葛康衮)的山水条屏。而吴云先生所藏的陈昔凡未竟画稿,即为陈遐年从北京“崇古斋”带回的旧物 。表兄弟、堂兄弟、方外友的一来二往,便有了懒悟和陈松年之间的走动。

50年代末,懒悟奉调合肥明教寺,恰巧陈松年的二女儿陈长玙考取了合肥工业大学。陈长玙知书达理,得空便到明教寺,陪和尚伯伯说说话。而每次长玙来,懒悟总是嘘寒问暖。懒悟弟子贺泽海先生,曾见过古教弩台的凉亭里,有一老一少在唠嗑。那老者,便是懒悟,年少的,便是独秀先生的孙女儿陈长玙。

这是一段渐逝渐远因文字而生动的历史,这是一段被捡起的曾经,这是家乡永远的记忆。
爱我所爱
  
  • 开锁电话7个3
商家实名认证商家实名认证
  • 发表于:2021/10/28 9:01:50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沙发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顶贴
神速开锁电话3333333
  
  • 乡愁
  • 发表于:2021/10/30 8:08:36
  • 来自:江苏
  1. 板凳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有意义吗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