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请县领导积极执行教育评聘分开!

  • 落叶萧萧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1887
  • 回复:9
  • 发表于:2015/3/12 21:32:24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     强烈要求教师评聘分开,现在教师职称已经是阻碍教师认真教学的跘脚石,因为职称的哪些事,所有的教师都知道只要肯花钱,哄好领导就可以搞定的事,根本与教学成绩无关,导致同事之间因为职称严重不公而互相攻击对方。同年毕业的教师,什么条件都一样的人,就是因为单位不同,城乡不同,评职称的时间有不一样?甚至在一个学校早毕业的没有后毕业的先评?现在中国不是提倡公平,公正吗?请问这样的职称规定哪里体现了一点公平?公正又在哪里?这样的职称规定除了让教师愤恨,厌恶教育,还能有什么?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教师一旦评上职称立马就不再教学的重要原因,我们不能再因为职称而教学了!我们何时才能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而去教学,何时才能因为国家的未来而去教学?强烈建议评聘分开,还教育一片清廉,积极,健康!
  
  • 弋阳晚报
  • 发表于:2015/3/12 21:38:06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沙发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职称评定应该是促进教师工作的一种举措,应该让教师心中高兴,但现在却成了教师的痛,每年有那么多教师承受职称评定之痛,是对教师队伍团结的破坏,是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阻碍,更是对教师心理的一种伤害。
说得不好听点评上高级的不一定比评不上中级的工作好,不一定比人家贡献大。
评上的得不到尊重,评不上的不能增加工资。
来自手机版
(0)
(0)
  
  • 弋阳晚报
  • 发表于:2015/3/12 21:58:53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板凳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目前,我国教师工资由基本工资、薪级工资、绩效工资、津贴工资组成,2014年开始的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,把中小学教师的职称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三级教师、二级教师、一级教师、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。而教师的基本工资、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都与职称挂钩。教师职称制度于1986年建立,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,但目前的作用却越来越负面,直接影响到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和人员流动性。而在当前的职称评定体系中,不同层级的学校能够得到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不同,农村学校因为办学水平较低,能获得的高级职称的比例也相应较少。

2008年《国家教育督导报告》显示,2007年,全国小学中高级职务教师所占比例为48.2%,但农村低于城市9.5个百分点以上;贵州、陕西农村小学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所占比例均低于30%,低于城市15个百分点以上。而全国初中中高级职务教师所占比例为 48.7%,低于城市19.2个百分点,甘肃、贵州、陕西三省中农村初中中高级职务教师所占比例均低于30%,低于城市25个百分点以上。 而前述《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2》也有相同的结论。

不同级别职称教师的收入差别有多大? 根据《教育时报》的报道,近年来,我国同工龄不同职称工资差距越来越大,少则每月差500元,多则每月差近2000元——这可能还低估了其中的差距。据介绍,河北地区2010年-2011年度实行绩效工资后,各项工资相加,初级职称可以得到2000-2200元,中级是2400-2600元,副高可以拿到3000-3500元,正高拿到4000-5000元。而如果算上奖励绩效,初级与正高级的薪资差别可以达到5000元以上。这种程度的收入差别,已经对不同职称教师的士气造成了很大影响。武汉大学2011年的一项研究指出,初级职称教师对工资收入的“不满意率”,比高级职称教师高了21个百分点。

改变不合理的职称制度,涨工资才有意义

如果说,教师职称的评定公平合理,能者多拿也就罢了,但现实恰好相反。对于农村教师而言,本来就狭窄的晋升渠道,恰恰因为不规范职称评聘制度而更加逼仄。

一位网友曾经这样评价教师职称评定,“称评定首先要有优秀、良好,为得此殊荣,颇有不择手段,溜须,拍马、贿赂,以至献身等等;职称评定得有相应的学历、论文、荣誉证等等,各大报纸趁火打劫,明文标价,形成造假的不良风气;最后要有名额,名额可分到此校也可分到彼校,分到那校都合理,得跑关系,走路子,权力是可以被金钱买去的。名额一旦争到,领导首先占据有利地形抢先登陆,有时甚至对有资格的教师采取瞒报、漏报或不通知的办法,等知道已经为时已晚。领导评审过后,那些“皇亲国戚”又陆续登陆,根据武大郎的身材可随时增减条件,随时安排评委,可依手中的权力授意评谁。评上评不上的参评者都得答谢评委们的‘举手之劳’。”
来自手机版
(0)
(0)
  
  • 潢河边
  • 发表于:2015/3/12 21:59:51
  • 来自:北京
  1. 3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县里没这个权力,只有教育部才行,真希望楼主的愿望能实现。
来自手机版
(0)
(0)
我去个球
  
  • 倾城之恋
  • 发表于:2015/3/12 22:03:20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4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教育何时方能太平?
来自手机版
(0)
(0)
  • 石可化为玉
  • 发表于:2015/3/13 7:54:55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5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
  • 石可化为玉
  • 发表于:2015/3/13 8:03:31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7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想让农村教师普遍对收入感到满意,不合理的职称制度亟待改变 

 

乡村教师整体年龄偏大、收入偏低、职业晋升受阻

乡村教师整体年龄偏大、收入偏低、职业晋升受阻

现行教师职称制度,让农村教师收入低成为必然

目前,我国教师工资由基本工资、薪级工资、绩效工资、津贴工资组成,2014年开始的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,把中小学教师的职称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三级教师、二级教师、一级教师、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。而教师的基本工资、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都与职称挂钩。教师职称制度于1986年建立,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,但目前的作用却越来越负面,直接影响到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和人员流动性。而在当前的***体系中,不同层级的学校能够得到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不同,农村学校因为办学水平较低,能获得的高级职称的比例也相应较少。

2008年《国家教育督导报告》显示,2007年,全国小学中高级职务教师所占比例为48.2%,但农村低于城市9.5个百分点以上;贵州、陕西农村小学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所占比例均低于30%,低于城市15个百分点以上。而全国初中中高级职务教师所占比例为 48.7%,低于城市19.2个百分点,甘肃、贵州、陕西三省中农村初中中高级职务教师所占比例均低于30%,低于城市25个百分点以上。 而前述《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2》也有相同的结论。

不同级别职称教师的收入差别有多大? 根据《教育时报》的报道,近年来,我国同工龄不同职称工资差距越来越大,少则每月差500元,多则每月差近2000元——这可能还低估了其中的差距。据介绍,河北地区2010年-2011年度实行绩效工资后,各项工资相加,初级职称可以得到2000-2200元,中级是2400-2600元,副高可以拿到3000-3500元,正高拿到4000-5000元。而如果算上奖励绩效,初级与正高级的薪资差别可以达到5000元以上。这种程度的收入差别,已经对不同职称教师的士气造成了很大影响。武汉大学2011年的一项研究指出,初级职称教师对工资收入的“不满意率”,比高级职称教师高了21个百分点。

改变不合理的职称制度,涨工资才有意义


如果说,教师职称的评定公平合理,能者多拿也就罢了,但现实恰好相反。对于农村教师而言,本来就狭窄的晋升渠道,恰恰因为不规范职称评聘制度而更加逼仄。

一位网友曾经这样评价教师***,“称评定首先要有优秀、良好,为得此殊荣,颇有不择手段,溜须,拍马、贿赂,以至献身等等;***得有相应的学历、论文、荣誉证等等,各大报纸趁火打劫,明文标价,形成造假的不良风气;最后要有名额,名额可分到此校也可分到彼校,分到那校都合理,得跑关系,走路子,权力是可以被金钱买去的。名额一旦争到,领导首先占据有利地形抢先登陆,有时甚至对有资格的教师采取瞒报、漏报或不通知的办法,等知道已经为时已晚。领导评审过后,那些“皇亲国戚”又陆续登陆,根据武大郎的身材可随时增减条件,随时安排评委,可依手中的权力授意评谁。评上评不上的参评者都得答谢评委们的‘举手之劳’。”
  • 我非勇士
  • 发表于:2015/3/14 12:07:09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8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官本位后患无穷。
  • 小书迷悦读吧
  • 发表于:2015/3/14 12:27:07
  • 来自:湖北
  1. 9楼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其实就是想让大家窝里斗
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:小书迷悦读吧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