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春熙寺

  • 《花乡》文艺杂志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2147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5/8/7 11:34:24
  • 来自:河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潢川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春熙寺


  潢川人杰地灵,出不少风流才子,有名的如汉朝郭宪、晋朝胡冲、元朝马祖常、 明代刘绘等。单是城东南江家集、一朝一下出了四个大官员:贺天官、李吏部、周进士、马翰林。
  单说那李吏部,姓李,名春熙,幼年丧父,跟他妈妈一块种菜为生。小春熙每天清早到外拣粪,娘儿俩日子过得可苦。
  有一天,小春熙捡粪捡累了,一头倒在官道上睡着了,不一会,县官从这走,坐在八抬大轿里,衙役鸣锣开道,跟班的前呼后拥,见一个小孩睡在路边,三班六皂, 不由分说,抓过来就是一顿打,又一顿臭骂才算了事。小春熙被打得鼻青脸肿,一瘸一拐的哭着回家跟他妈说了,他妈一边给孩子洗伤口,一边劝他说:“儿啊,别哭了,是官刁死民,亏着你是个孩子,要是个大人挡了官道,不打死也脱层皮,弄不好还坐牢呢,不老实就断你个图谋不轨,杀头都管”!小春熙说:“妈,当官的就不讲理吗?”他妈点点头。小春熙说:“我也要当官”。他妈苦笑一声说:“儿啊,当官的是文章做的好,考上的。要念书才能去考官。”春熙听说这话,就说:“我不捡粪了,去念书,长大了去考官做”,他妈伤心地跟他说:“孩啊,那是有钱人家的事,俺们穷,哪有钱供你念书呢” ?
  打那时候起,小春熙就懂得了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的道理,每天捡粪都跑到河对岸春秋寺门口趴着,听先生教书,时间长了,教书先生喜欢这孩子,知道他家没钱,上不起学,就不要钱叫他来念书了。
  一晃三个月,有一天先生考试,小春熙居然一个字也记不着,一句话也背不出, 枉费了先生心血,教书先生又气又恨,拿着戒尺朝头就打,当时把春熙打得头破血流。这一打,打出了个好处,把个捡粪小孩头里的愚血打出来了,打那以后,一教就会,过目不忘,学进去了,越学劲越大,干脆不回家了,住在寺院里,一边帮着干活,一边念书。
  小春熙睡在寺院里,大三伏天,也不出汗,也没蚊子咬,教书先生觉得怪蹊跷。这天,他把春熙支派出去,自己睡在春熙的竹簿上,刚刚躺下,就听有人小声说:“快走啊,大人已经睡了,快去打扇子去”。一会儿,不知从哪儿蹦出来许多小人,都是一尺多高,穿的衣裳另摸另样的,一人手里拿一把扇子,叽哩咕噜的说着话,围在床四周,一齐向先生打扇子,先生只试着凉风习习,满身清爽,舒坦的闭上眼。没多一会儿,就听其中一个小人说:“错了,别扇了,这不是大人,是老师,快走吧,走吧”!一群小人叽哩咕噜一会儿就跑不见了。不一会,又热,蚊子又咬,先生明白了,这个小春熙将来有大出息。从此,先生尽力教诲他。
  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,二十年过去了,李春熙果然考中状元,以后官拜吏部尚书,回乡省亲,修了春秋寺。
  以后,人们把这个寺院就叫“春熙寺”。
投稿邮箱:hchuaxiang@163.com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